山东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地震,都是什么地方
山东五级以上地震有公元前70年6月1山东诸城昌乐一带>7
0级公元前70年6月1日(汉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山东诸城昌乐一带(36
3°N,119
2°E)M≥7(震中烈度≥Ⅸ)"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琊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余人
"(《汉书·五行志》) 1548年9月22日山东登州府7
0级1548年9月22日(明嘉靖二十七年八月癸丑)渤海(38
0°N,121
0°E)M7"癸丑,京师及辽东广宁卫,山东登州府同日地震
"(《嘉靖实录》卷339) 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8
5级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甲申)山东郯城(34
8°N,118
5°E)M81/2(震中烈度≥Ⅺ)"六月十七日戍时地震
督抚入告者,北直、山东、浙江、江苏、河南五省而已
闻之入都者,山西、陕西、江西、福建、湖广诸省同时并震
大都天下皆然,远者或未及知,史册所未有
"(宣统二年《客舍偶闻》页四)"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时地震……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
打死男妇子女八千七百有奇
查上册人丁打死一千五百有奇
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消化为乌有
……合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时死尸遍于四野,不能殓葬者甚多,凡值村落之处,腥臭之气达于四远,难以俱载
"(康熙《郯城县志》卷9) 1937年8月1日山东菏泽地震>7
0级1937年8月1日04时35分48秒,菏泽县西南发生7级地震
震中位置东经35
4°,北纬115
1°, 震中烈度Ⅸ度
地震影响范围广阔,北起北京,南至镇江、武汉,西起洛阳,东至黄海、勃海沿岸
有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
死亡达3833人,受伤14266人,牲畜死亡6028头;房屋倒塌480892间
由于人们多住土坯房,因此,许多村庄房屋落顶倒塌,所剩无几
地裂严重,有的宽度达1米
远离震中30多公里的黄河大堤也多处出现裂缝,最宽处为20多厘米
喷沙,冒水和塌陷现象较普遍,有人和牲畜陷落坑中,后又被水喷出
震后发生降雨,整个震灾区均成泽国
据史料记载,此次地震前的地震前兆现象十分明显
一是气象异常
大风忽起忽止,天空伴有黑红色
大雨倾盆,少停之际,地大震
旋又大雨如注
震前闷热得喘不过气来,房屋的墙壁如火烫
震中区热伤7人,热死牲畜13头
二是地下水异常
井水变浑、变色、起沫、冒泡、水位忽升忽降,甚至外溢、自喷
三是动物异常
震前二三天,坑边村成群家燕露宿,驱赶不散
蝉出土比往年早一个月,而且特别多
牛不吃草,马不进厩
狗狂叫、哭泣
成群老鼠向背离震中方向跑
四是震前地声、地光、地气明显
临震前“咯瞪咯瞪”地响声似沉雷
一道白光闪过,惊魂未定,大震来临
菏泽县城有多人看到东城墙外有红色火球升起,大如磨盘,形如照明弹,在空中停留2秒钟后消失
震后此处有北东向地裂缝,最宽处10厘米
1969年7月18日渤海地震 7
4级1969年7月18日13时24分50秒,渤海湾发生7
4级地震
震中位置东经38
2°,北纬119
4°, 震中烈度Ⅸ度
震中位于山东省老黄河口以东海域,震源深度30公里
死亡10人,轻伤353人
死亡牲畜3头
毁坏房屋15190间,破坏24810间
经济损失达5000万元以上
惠民黄河大堤利津至六台长65公里的堤面石护坡砌缝普遍产生裂缝;新安村附近堤内地面亦普遍裂缝并有多处喷水冒沙,最大喷沙口直径达4米以上
地震影响地区有烟台、青岛、潍坊、威海、大连、秦皇岛、唐山、天津等地
地震有感范围南至徐州,西达大同,北到沈阳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地震 5
9级1983年11月7 日05时09分46秒,菏泽西南的通固集地区发生5
9级地震,北纬35度17分,东经115度17分,震中烈度达七度强
死亡46人,受伤5138人,损坏房屋115
98万间,轻度损坏81
85万间,严重损坏28
02万间,倒塌6
12万间,损害桥梁1237座,桥涵93座,水闸99座,烟囱136座
直接经济损失24500万元
强烈地震使1937年遭受7
0级地震震灾的菏泽市马岭岗张至东明县胡庄乡一带的人民群众再次处于灾难之中
5
6%的房屋倒塌,23000人被压在废墟之下
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投入了抢救生命的战斗
许多被压埋人员自己奋力脱险,未被埋压和脱险的群众迅速开展对家属、邻居的扒救
被救出的群众,轻者参加抢救队伍,自然形成了一支支救生小分队,重者由村医生现场包扎、治疗
亲帮亲、邻帮邻,村自为战,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将震区94% 上的被压人员及部分大牲畜扒救出来
据震后对菏泽市4个行政村抽样调查,以土和植物秸杆为主要建材的菏泽农村,当发生烈度为七度强地震时,在完全倒塌的房屋占6
3%的情况下,邻里自救互救,20分钟内可以救出37
5%的遇难人员
救活率可达98
3%以上;1小时内,可救出85
8%的人员,但救活率下和到63
7%以下;若上升到砸死人员的58
6%以上
在抢扒人员的同时,卫生员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包扎、救护,较重的伤员由民兵和青年以及随后赶到的人员,临时组成担架队,送到乡卫生院治治疗
其中240名胸、腹腔淤血,骨折等重危伤员,被转送地、县医院,在省、地、县、人民解放军派出的280余名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99
2%的人康复,只有41人致残,4人死于医院
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地震 5
2级1995年9月20日 11时14分31秒,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沂堂乡台井村和寨子村一带发生5
2级破坏性地震,地震波及山东省大部地区和邻近的苏、皖、豫、冀四省部分地区,震中烈度为六度
震源深度12公里
综合各项损失评估情况,主要结果是:(1)人员受伤:320人,其中重伤56人
(2)无家可归:330人
(3)房屋损坏:倒塌16间,严重破坏(相当于危房)484间,中等破坏(需要维修)8797间,轻微损坏(有裂缝,不需修理或稍加修理)74537间,以上总计损坏83834间
(4)经济损失:直接损失970万(其中农村600
5万),间接损失1020万,总计经济损失1990万元
(5)畜禽死伤:死伤羊39 只,死鹅28只
苍山及费县两家人民保险公司对保户的房产、设施、室内财产、商品等损失及受伤人员医疗费各支付10万多元的赔款
济南市地震历史纪录有哪些
1、1347年(元朝至正七年)4月,平阴4.5级地震
据史料记载,5月份临淄又发生了地震,复震七天,河东地裂,城倒,屋陷伤人。
古代绘画作品《地震》,描述了一场真实的地震,画面描绘了地震发生前后人们的各种表现。
2、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10月19日,济阳5.0级地震
古代的地震仪:浑天仪。
3、1622年(明天启二年)4月17日,长清5.5级地震
据史料记载:1622年3月18日(二月初七),济宁州发生百年没有的大地震,郓城地裂泉涌,鸡犬鸣吠,墙屋倒塌;巨野城垣雉堞倾倒过半,文庙庑舍皆坏;历城房摇地动;曹州(今菏泽)、城武(今成武县)、濮州(今河南省濮阳)、金乡、鱼台皆有震感。
地震波及兖州府东阿,平阴,东平州(今东平)、汶上、定陶,济南府历城、济阳、齐东、邹平、阳信、淄川、新泰,东昌府聊城、莘县、馆陶,广平府清河、鸡泽、肥乡、成安,河南省的河南府洛阳、偃师,开封府杞县、尉氏,归德府商丘、睢州、鹿邑、阳武,江苏省的徐州、沛县、丰县,以及安徽省的萧县等四省三十余府州县。
到4月17日(三月初七),济南府、东昌府的历城、长清、济阳、临邑、乐陵、东阿、茌平、肥乡等地又发生5.5级地震,并连震三日,倒坏民居无数,聊城、武定州等同日亦震。
上图是中国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4、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6月6日,平阴5.0级地震
清代灾民衣不蔽体
5、1986年6月2日,平阴与东平交界3.1级
平阴某中学在进行应急演练
6、1986年9月17日,齐河县3.3级
泉城广场上的应急避险指示牌
7、1990年12月23日,商河县3.0级
泉城公园的应急避险指示牌
8、1996年8月31日,齐河县3.0级
济南某中学进行应急演练
9、2000年11月27日,商河临邑交界3.2级
请留意身边的应急避险标识
10、2002年1月12日,商河县3.3级
请留意身边的应急避险标识
11、2003年10月19日,平阴、长清、东阿交界3.0级
请留意身边的应急避险标识
12、2011年1月29日,济阳县3.5级
澄波湖公园应急避险标识
济南地区地质构造简析
特点:被挤着、被护着
济南构造的稳定性。
坐落在渤海以西的陆地,济南本身处于一个直径大约150公里的隐形盆地中心区,正圆形盆地中心区构造通常有大面积的花岗岩山根,这奠定了她地质稳定性偏高的基础。
而在其最靠近渤海海岸的东面,有一个小型盆地,缓冲着来自海洋对其岩层的正面冲击。
济南构造的活动性。
济南的中心区构造虽然比较稳定,但她有较大的裂带穿越,同时还被两个中等盆地的环边区裂带穿越中心区局部地区,它们在济南几乎挤在一起,削减济南中心构造地盆,形成了一个对冲的关系。
它们,一个是以临沂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石家庄为中心的盆地。
这两个盆地对济南来说,有利也有弊。
利者,它们可破坏穿越济南及其附近的有关较大裂带构造,缓冲其对济南的直接冲击。
它们本身的裂带规模不大,不会对济南造成震级6级以上活动性的隐患。
弊者,任何一条裂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传输流体影响济南,甚至可以在对冲部位交换这些影响。
如果同时发生影响,还可以形成“共振”。
(例如图2红色箭头所示)。
因此,济南难免常常被其扰动,在地质和气象方面都会有所反应。
总体来看,济南的构造具有震级6级以下活动性基础。
是一个适宜建设中等以上规模城市的地方。
但在具体布局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时候,最好能够规避一些具有隐型裂带的地方(例如图3虚线所示),和裂带流体进出口(例如图3箭头所示)等敏感区域。
此外,其东南面郊区存在一些活动性比较高的岩层,它们是来自临沂盆地中心区的冲击波,在该盆地构造形成时、或大地震时冲击形成的(例如图2蓝色小弧线所示)。
这一带如果规划和活动不当的话,比如,村庄不可以设置在岩层翻卷的山脚哦。
这比较容易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如有这样的情况,就要排查迁移啦!
山东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
山东历史上有过大地震,还有个“郯城地震带”。
编辑词条 郯城地震
[编辑本段]地震简介:
地震时间: 1668年7月25日14时地震形成的熊耳山双龙大裂谷
震中位置: 山东郯城县
震级: Ms 8.5级
震中烈度: 12度
[编辑本段]地震情况
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 (清康熙7年农历6月17日戌时),山东省南部的郯城县发生了8.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3度、东经118.6度,震中烈度达12度。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等十余省(410多个县)和朝鲜半岛。山东郯城、临沂和莒县(临沭县和莒南县当时亦属此三县辖区)受灾最为严重,造成约5万余人死亡,破坏面积涉及方圆近千公里。此次地震,历史上称为“郯城大地震”,“郯城-临沂大地震”或“郯城-莒县大地震”。
现今存有史志、诗文和碑刻等数百种资料,记载了这次大地震。史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有声如奔雷,又如兵车铁马之音”,“降雨、倾刻震”,刹时间“城楼垛口、监仓衙库、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城内四乡边地裂缝,或宽不可越、或深不可视”,“裂处皆翻土扬砂,涌流黄水、泉涌上喷高二、三丈,周围百里无一存屋”。 沂水县志记载该县“倒房数千间”,章丘县志称当时“龙山山崩”。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地震》一文,也详细记录了地震发生情形,“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今临淄),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震后死尸遍地,无人收殓者甚多;四邻村落,腥臭之气弥漫;又逢暴雨炎日,瘟痢大作,灾民四处流散。
地震惊动了大清朝野上下。康熙皇帝命户部具体负责赈济,并免去山东沂州等40州、县的年租,发赈灾款银二十二万七千三百余两。
郯城地震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发生的震级最大的破坏性地震(释放能量约为1976年7 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的11倍)。地震震中正处于我国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主体范围内,是由陆地断裂带活动造成的地震。
至今,在山东郯城和枣庄等地仍有保存完好的此次地震遗址。郯城地震断裂带是我国东部最大的一条地震断裂带,呈南北走向,长2600米,宽160米。枣庄的熊耳山大裂谷是一条由地震形成的天然大裂谷,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史料佐证的特大地震山体崩裂遗迹。
山东临沂历史上地震
1.临沂地震的历史
1447年5月22日北纬35度东经117度8分临沂西有地震,同年7月22日(六月初四)临沂地震有声
〔历史事件〕郯城大地震:
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发生8.5级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县,破坏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称“旷古奇灾” 。
1859年3月12日北纬35度2分,东经118度2分临沂西有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发生地震,造成56人重伤
2003年3月20日21时19分(北纬35.15度,东经118.36度)临沂发生2.0级地震
2004年3月9日临沂(34°54ˊN,118°31ˊE)发生2.2级地震
2005年06月12日 22:28:38.4在北纬35度04分,东经118度31分,山东临沂市境内发生Ml1.7级地震。
2006年2月9日14时22分,在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附近(北纬35度13分,东经118度31分)发生了ML3.5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河东、兰山、罗庄等地有感,未造成大的影响
2009年10月14日16时39分,在临沂市(北纬35.05度,东经118.53度)发生ML2.9级地震。临沂市河东、临沭、兰山部分地区有震感。据初步分析,短期内原震中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2.临沂市发生过多大的地震临沂历史上的大地震 1668年7月25日晚8点左右(清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临沂地区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
震中位置为东经118°30′、北纬34°48′,即现今的郯城、临沂、临沭3县交界处。此次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3处:郯城、沂州、莒州,极震区烈度达十二度,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
重破坏区近30处。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广,波及到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10余省及中国东部海域,并远及朝鲜西部一带。
有文字记载的受震地区达400余州、县,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郯城地震造成的破坏极为惨重,史称“旷古奇灾”。
现据历史资料,仅将沂州七属的灾情分记如下: 郯城“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以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
死男妇子女八千七百有奇。查上册人丁死一千五百有奇。
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为乌有。人立地上如履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似即陷,移时方定。
合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缝深不敢视,其所陷深浅阔狭状难以备述,真为旷古奇灾。”“马头集为通商办课所赖,商贾杂处,房屋尽塌,压死男妇千余。
四郊地裂,穴涌沙泉,河水横溢,人民流散”。“郯城李家庄一镇并陷,凡数千家”。
沂州(今临沂) “城郭、宫室、庙宇公廨一时尽毁,人无完宇。压死在籍人丁六千九百余,老幼家口无算。
平地水深丈余,井内涌水高数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乱沙。州治北门外里许坍龙潭一区,周围五六丈,深二丈七尺,水清黑”。
莒州“城郭庐舍俱坏,压死人丁在册三千五百九十余丁,男女老幼死者共二万余人。”“马亓山崩四散;五庐崮山劈裂一半,十三层塔一座亦劈一半,阎家崮、旋风垛、科罗垛、马亓山、大山各裂一半。
城内四乡遍地裂缝,或宽一尺、二三尺,或长数丈、百步、数百步,亦有十字形裂者。城东南沭河东崖裂缝宽三尺,自官庄至葛湖长十五里,裂处皆翻土扬沙,涌流黄水。
城东北井二口,喷水高三尺,北门大街井喷沙水高四尺,水止井干。官民房屋、寺庙监库、城垣俱倒,六房文案沉压泥水无存,周围百里并无存屋”。
日照“洪宁镇地陷如池,山间涌海上车螫。城郭官廨民房倾圯,压死民人。
二十七日大风雨,自戌至寅,房屋再倾”。 沂水“城尽倾,坏官民舍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余间,压死男女一千七百二十五口”。
蒙阴“官廨、城墙、民房一时倾塌,死伤颇多,次日巳时未止。城东八里山脊开,水高四尺,城北二里南竺院亦如之”,“压死民人有丁者三十余丁,老稚男女千余人”。
费县“山摇水沸,声如雷,震塌乡城房屋,压死老 *** 妇不可胜数,文庙、城楼、县堂、土司、公署、城隍庙、鲁公祠俱已震毁”。 此次大地震,不仅给沂州七属带来了灭顶之灾,即连远离震中区的地方亦遭到了巨大破坏。
如地处胶东的即墨也罹灾难:“地势如酒醉人形……民房倒塌无数,地震压死653人”。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震中及邻区还受到淫雨洪涝的侵袭,如史料载:莒州“自遭地震,又遭水冲……平地水深三尺,田禾淹没”。
此次地震所造成的惨烈景象足见一斑。1668年郯城地震发生后,大、小余震不断,据史料分析和计算,在这次8.5级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夜,又相继发生了两次7级左右的强余震,次日又发生了一次7级左右的强余震。
主震后的两个月内,中强地震屡屡发生,有感地震活动持续了6年之久。 1671年12月20日,费县地震,城垣复塌。
1829年11月19日,费县地震,自西南东北,声如巨雷。 1852年4月25日夜,莒州地大震。
1865年8月,费县昼晦,星斗皆见,逾时方霁,地震。 1910年1月8日,临沂无云而雨,夜中地震。
1990年8月1日北京夏令时5时44分, 在苍山县城西北8公里的贾庄-尚庄一带 (北纬34°50′、东经117°55′)发生4.4级地震,震中烈度为5度。震中区仅有两间旧房出现裂缝,部分房屋掉砖溜瓦,窗户掉玻璃,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苍山、临沂、郯城、费县、莒县、沂水等县市均有震感。
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苍山交界处发生5.2级地震,这是该地区自1672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记得采纳啊。
3.山东发生过地震吗1668年7月25日晚8点左右(清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临沂地区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位置为东经118°30′、北纬34°48′,即现今的郯城、临沂、临沭3县交界处。此次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3处:郯城、沂州、莒州,极震区烈度达十二度,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重破坏区近30处。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广,波及到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10余省及中国东部海域,并远及朝鲜西部一带。有文字记载的受震地区达400余州、县,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郯城地震造成的破坏极为惨重,史称“旷古奇灾”。现据历史资料,仅将沂州七属的灾情分记如下:
郯城 “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以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死男妇子女八千七百有奇。查上册人丁死一千五百有奇。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为乌有。人立地上如履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似即陷,移时方定。合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缝深不敢视,其所陷深浅阔狭状难以备述,真为旷古奇灾。”“马头集为通商办课所赖,商贾杂处,房屋尽塌,压死男妇千余。四郊地裂,穴涌沙泉,河水横溢,人民流散”。“郯城李家庄一镇并陷,凡数千家”。
沂州(今临沂) “城郭、宫室、庙宇公廨一时尽毁,人无完宇。压死在籍人丁六千九百余,老幼家口无算。平地水深丈余,井内涌水高数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乱沙。州治北门外里许坍龙潭一区,周围五六丈,深二丈七尺,水清黑”。
莒州 “城郭庐舍俱坏,压死人丁在册三千五百九十余丁,男女老幼死者共二万余人。”“马亓山崩四散;五庐崮山劈裂一半,十三层塔一座亦劈一半,阎家崮、旋风垛、科罗垛、马亓山、大山各裂一半。城内四乡遍地裂缝,或宽一尺、二三尺,或长数丈、百步、数百步,亦有十字形裂者。城东南沭河东崖裂缝宽三尺,自官庄至葛湖长十五里,裂处皆翻土扬沙,涌流黄水。城东北井二口,喷水高三尺,北门大街井喷沙水高四尺,水止井干。官民房屋、寺庙监库、城垣俱倒,六房文案沉压泥水无存,周围百里并无存屋”。
日照 “洪宁镇地陷如池,山间涌海上车螫。城郭官廨民房倾圯,压死民人。二十七日大风雨,自戌至寅,房屋再倾”。
沂水 “城尽倾,坏官民舍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余间,压死男女一千七百二十五口”。
蒙阴 “官廨、城墙、民房一时倾塌,死伤颇多,次日巳时未止。城东八里山脊开,水高四尺,城北二里南竺院亦如之”,“压死民人有丁者三十余丁,老稚男女千余人”。
费县 “山摇水沸,声如雷,震塌乡城房屋,压死老 *** 妇不可胜数,文庙、城楼、县堂、土司、公署、城隍庙、鲁公祠俱已震毁”。
此次大地震,不仅给沂州七属带来了灭顶之灾,即连远离震中区的地方亦遭到了巨大破坏。如地处胶东的即墨也罹灾难:“地势如酒醉人形……民房倒塌无数,地震压死653人”。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震中及邻区还受到淫雨洪涝的侵袭,如史料载:莒州“自遭地震,又遭水冲……平地水深三尺,田禾淹没”。此次地震所造成的惨烈景象足见一斑。1668年郯城地震发生后,大、小余震不断,据史料分析和计算,在这次8.5级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夜,又相继发生了两次7级左右的强余震,次日又发生了一次7级左右的强余震。主震后的两个月内,中强地震屡屡发生,有感地震活动持续了6年之久。
1671年12月20日,费县地震,城垣复塌。
1829年11月19日,费县地震,自西南东北,声如巨雷。
1852年4月25日夜,莒州地大震。
1865年8月,费县昼晦,星斗皆见,逾时方霁,地震。
1910年1月8日,临沂无云而雨,夜中地震。
1990年8月1日北京夏令时5时44分, 在苍山县城西北8公里的贾庄-尚庄一带 (北纬34°50′、东经117°55′)发生4.4级地震,震中烈度为5度。震中区仅有两间旧房出现裂缝,部分房屋掉砖溜瓦,窗户掉玻璃,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苍山、临沂、郯城、费县、莒县、沂水等县市均有震感。
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苍山交界处发生5.2级地震,这是该地区自1672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4.最近会来地震吗近期不会发生大地震,但历史上临沂多次地震,下面为具体的时间 1447年5月22日北纬35度东经117度8分临沂西有地震,同年7月22日(六月初四)临沂地震有声 〔历史事件〕郯城大地震: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发生8.5级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县,破坏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称“旷古奇灾” 。
1859年3月12日北纬35度2分,东经118度2分临沂西有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发生地震,造成56人重伤 2003年3月20日21时19分(北纬35.15度,东经118.36度)临沂发生2.0级地震 2004年3月9日临沂(34°54ˊN,118°31ˊE)发生2.2级地震 2005年06月12日 22:28:38.4在北纬35度04分,东经118度31分,山东临沂市境内发生Ml1.7级地震。 2006年2月9日14时22分,在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附近(北纬35度13分,东经118度31分)发生了ML3.5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河东、兰山、罗庄等地有感,未造成大的影响。
5.临沂地震预言在哪一年临沂是多震区,但临沂近期地震是谣传.历史上临沂多次地震,下面为具体的时间1447年5月22日北纬35度东经117度8分临沂西有地震,同年7月22日(六月初四)临沂地震有声〔历史事件〕郯城大地震: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发生8.5级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县,破坏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称“旷古奇灾” 。
1859年3月12日北纬35度2分,东经118度2分临沂西有地震.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发生地震,造成56人重伤2003年3月20日21时19分(北纬35.15度,东经118.36度)临沂发生2.0级地震2004年3月9日临沂(34°54ˊN,118°31ˊE)发生2.2级地震2005年06月12日 22:28:38.4在北纬35度04分,东经118度31分,山东临沂市境内发生Ml1.7级地震。2006年2月9日14时22分,在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附近(北纬35度13分,东经118度31分)发生了ML3.5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河东、兰山、罗庄等地有感,未造成大的影响。
6.临沂会地震吗因为临沂已经过了地震周期了。
临沂在清朝清康熙七年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也就是1668 年7月25日发生过8.5级的特大地震震中位置中国山东省郯城、临沂(兰山区)、临沭三县交界处〈34.8 °N,118.5°E,威力比汶川更强,波及大半个中国。因为临沂地处郯城枣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也就是郯芦地震带上,往大了说就是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方之一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的地震能量75%。地震周期一般分为300年左右。
而临沂上次大地震到现在已有342年了,也就是说过了地震周期的42年。
7.山东省境内有历史记载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公元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山东南部发生大地震,震中在郯城、临沂、莒县一带。
史称“郯城大地震”或“郯城-临沂大地震”、“郯城-莒县大地震”。 这次地震的里氏震级估测为8.5级,震中烈度XII度,达到“山川易景”的水平。
据记载,当时地震影响所及达410多个县,鲁、苏、浙、皖、赣、鄂、豫、冀、晋、辽、陕、闽诸省及朝鲜同时感觉地震。山东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破坏最重。
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感半径800多公里。极震区内城廓、官民庐舍、庙宇等一时尽毁,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无存屋,并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
震时如舟覆,如桔槔上下,崩为堑,漩为渊,沙涌井湮,地侧树偃,百谷陨箨。共压毙5万余人,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多,凡值村落之处,腥臭之气达于四处。
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流散。 山东数十个县的县志对此都有记载:如沂水县志记载“倒房数千间”,章丘县志记载龙山山崩。
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卷二《地震》一文中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以下引述《地震》中的相关内容: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
余适客稷下(编写者注:今临淄),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
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这次地震的震中郯城-临沂一带,正处于我国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主体范围,由陆地断裂带活动造成了地震。
8.临沂什么时候发生过地震1668年7月25日晚8点左右(清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临沂地区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
震中位置为东经118°30′、北纬34°48′,即现今的郯城、临沂、临沭3县交界处。此次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3处:郯城、沂州、莒州,极震区烈度达十二度,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
重破坏区近30处。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广,波及到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10余省及中国东部海域,并远及朝鲜西部一带。
有文字记载的受震地区达400余州、县,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郯城地震造成的破坏极为惨重,史称“旷古奇灾”。
济南发生过多少次地震
据地震史料记载,济南市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有感地震,也多次遭受外围地区地震波及。
济南辖区历史上共发生了4次破坏性地震,分别为:1347年4月平阴4.5级地震,1620年10月19日济阳5.0级地震,1622年4月17日长清5.5级地震,1835年6月6日平阴5.0级地震。
近年来济南及附近地区发生3级以上地震8次,3级以下小震若干次。
3级以上地震分别为:1986年6月2日平阴与东平交界3.1级,1986年9月17日齐河县3.3级,1990年12月23日商河县3.0级,1996年8月31日齐河县3.0级,2000年11月27日商河临邑交界3.2级,2002年1月12日商河县3.3级,2003年10月19日平阴、长清、东阿交界3.0级,2011年1月29日济阳县3.5级
按理来说,济南本地是没有过地震的都是周边地震后的余震,作为老济南,我父亲曾经跟我这么解释的:济南地下全是泉水抵消了震感QAQ
山东有没有过地震?
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山东及其近海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7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7次
20世纪,就有10次大地震曾肆虐山东及近海
1910年南黄海北部 级地震 发震时间:1月8日22时49分 这是华北地震区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6级以上地震
赣榆有房屋倒塌,镇江南门外一尼姑庵有3间房屋倒塌,一个幼尼被压死
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大,北至烟台,南至宁波,西至徐州
其中山东临沂、莒县、蒙阴、烟台有震感
1932年南黄海北部 级地震 发震时间:8月22日19时12分 青岛许多居民从房内逃至屋外
威海的房屋发生摇动,民众家中家具移离原位,发生恐慌
青岛观象台及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记录到这次地震
1937年8月1日 菏泽7级地震 发震时间:第一次主震8月1日4时35分,第二次主震8月1日18时41分 这是20世纪华北地区第一次灾难性7级大地震
两次主震使菏泽、东明两县遭受严重破坏,极震区内房屋几乎全部倾倒,地裂普遍,宽的地方1米,人和牲畜都有陷落到里边,地底下涌出黑水和流砂
地震共造成人员伤亡1
8万余人,死伤牲畜6000余头,房屋倒塌47万余间
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大,东到威海,西至河南宜阳,南到南京,北到天津
1939年乳山 级地震 发震时间:1月8日 极震区在乳山下初镇河南村至巫山村一带,多处出现地裂及喷砂冒水现象
此次地震造成8人死亡,多人受伤,重伤致残12人
1948年威海西北 6级地震 发震时间:5月23日17时13分 威海市区内地表裂缝很多,有的长2米,宽3厘米,并有涌水现象发生
两名儿童死亡,60余人受伤
烟台市少数房屋坍塌,青岛等地也有震感
1948年菏泽 级地震 发震时间:5月29日22时2分 菏泽县(今牡丹区)西南解元集一民房墙体震裂,向里错开;木里村墙壁裂缝
济南、徐州、蚌埠等地有震感
1969年渤海 7
4级地震 发震时间:7月18日13时24分 山东惠民地区(今滨州市)垦利县大部分地区、利津县、沾化县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多处出现地裂、地陷、涌水冒砂、房屋倒塌;昌潍地区(今潍坊市)、烟台地区等沿渤海地区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地震共造成9人死亡,353人受伤,重伤35人
这次地震,东至山东威海,西至河北隆尧,南至山东苍山,北至辽宁彰武都有震感
1983年菏泽 5
9级地震 发震时间:11月7日5时9分 极震区位于菏泽市(今牡丹区)西南马岭岗、王浩屯、胡庄、通古集一带
遭受震灾的主要有菏泽地区及济宁市的11县(市)、126个公社(今镇、乡、区)、6500多个村庄的近40余万户约190万人,损坏房屋116万余间
1992年南黄海北部 5
3级地震 发震时间:1月23日5时41分 距震中最近的潮连岛震感强烈,居民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逃往户外
执勤官兵看到海域上空闪过一道红色亮光
青岛市区和胶南市震感较强,个别房屋的墙和天花板出现裂纹,青岛、日照、临沂、潍坊、烟台、威海市辖区全部或大部有震感
1995年苍山 5
2级地震 发震时间:9月20日11时14分 极震区在苍山县沂堂乡至费县探沂乡一带,震中烈度为Ⅵ度
这次地震共倒塌房屋16间,严重破坏484间
地震造成320人受伤,其中56人重伤,绝大多数为震时学生跳楼受伤,或争相外逃而被踩伤或压伤
东至青岛及烟台,西至河南濮阳,南至安徽蚌埠,北至河北沧州都有震感